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万亿元 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
发布时间:2019年04月03日       来源:经济日报      阅读:28次

4月2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筹备情况及数字中国工作推进情况。“数字经济蓬勃发展,有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据有关机构测算,到去年底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万亿元,约占GDP的三分之一。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说。

  杨小伟表示,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。“本届峰会定位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政策发布平台、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平台、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交流平台、汇聚全球力量助推数字中国建设合作平台。”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志南表示,本届峰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,增设了产业应用类分论坛,展会面积从4万平方米增加至约6万平方米,新技术新产品首展率将超过一半以上。同时将推出全场景刷脸支付、智慧餐厅、信用街区、无人驾驶、无人售卖车等一批智慧应用场景,并实现5G信号主场馆全面覆盖。

  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》《“十三五”国家信息化规划》先后出台,数字中国建设正全面推进,进展如何?杨小伟说,2018年,我国4G用户总数达到11.7亿户,全年净增1.69亿户,5G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取得突破,中央和国家机关62个部门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,“网络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,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推进,数字经济蓬勃发展”。

 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,我国数字经济在培育强大国内市场、促进劳动者灵活就业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助力“放管服”改革、全球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等方面的作用持续提升。调研显示,有92.9%的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后利润率得到提升;在“放管服”改革方面,数据共享交换总量已达394亿条次,为公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大便利。

  杨小伟表示,未来将从6个方面全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,包括加强核心技术突破,集中力量补齐短板;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网络供给能力,进一步完善5G商用准备,全网络推动IPv6进程;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;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,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;持续提升信息便民惠民服务水平;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,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,扎实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。

  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,拓展“智能+”,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。“经初步了解,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达到59万台,工业APP平均1500多个,注册户数平均超过50万,2018年平台相关业务收入平均约为5亿元,有的企业实际上研发成本降低30%以上,生产效率提高10%以上,实现节能减排10%以上。平台赋能企业的效果初步显现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说。

  王新哲表示,围绕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,2019年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开展4方面工作:一是围绕平台建设开展多场景、大范围、规模化的测试验证,加快重点工业企业、重点设备上云的步伐;二是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遴选和示范,遴选一批平台标杆项目和典型案例,支持建设平台演示中心,引导企业开展平台的模式创新;三是培育一批基础性、行业通用的工业APP;四是强化公共服务,支持建设公共服务体系,包括标准、质量、数据、监测、分析等。

  伍浩表示,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建设方面,数据要素、融合发展和多元共治将成为未来的“关键词”。要以数据要素为基础,释放增长潜能,畅通数据流通机制,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;以实体经济为重点,推进融合创新发展,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研究出台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”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;按照包容审慎原则支持创新,加强信用监管,实施联合惩戒,不断完善风险防范体系,促进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
  罕见!央行竟因这事儿报警了!传递3个不能忽视的信号2019年04月02日 21:03 来源: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 [手机看新闻][字号 大 中 小][打印本稿]  十分罕见!中国人民银行为这事竟然报警了!

  事情是这样的——

  3月29日傍晚,一则假冒新华社记者发布的“4月1日起降准”的谣言在微信群流传开来。但稍后,人民银行办公厅迅即出面澄清,指出该消息不实。

  随后,央行还就此事正式致函公安机关,请就此次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。

  此后,作为央行旗下媒体“金融时报—中国金融新闻网”,又发表文章《成方街时评:给金融市场上的造谣者提个醒》,也迅速引起市场强烈关注。

  针对降准谣言,央行迅速辟谣,并且直接向警方发函。这件并不常见的事件,传递出了哪些不容忽视的信号?

  信号1:对金融市场的谣言“零容忍”

  在金融市场上,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、及时的信息,是定价和交易的基础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如果信息失真,不仅容易导致腐败寻租等事件发生,更将阻碍市场正常运行。而一些关键信息失真,更将带来重大影响。

  有专家表示,3月29日这则“降准”谣言,如不迅即澄清和制止,同样会引发严重后果。这是因为货币政策事关全局,类似“降准”这样的重大政策措施,必然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各个金融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,可谓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。

  因此,对于金融市场上出现的谣言,必须保持零容忍。

  信号2:存在降准空间不等于降准落地

  谣言,必然有其传播环境。

  降准谣言的传播环境就是近期市场对于降准空间的热烈讨论。

  日前,不少研究机构发表观点认为,近期有较大的降准空间和降准概率。不过,预期落地仍须择时。

 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,通过降准继续向银行间注入流动性是合理的政策选择,只是具体的操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。央行及时辟谣并不意味着不再降准,而是需要掌握流动性预期的主导权,不能任由市场预期由于臆想而出现大幅波动,更不能容许谣言肆虐。

  信号3: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

  一说到降准,就会有各种质疑的声音,潜台词就是:货币政策取向要改变,降准就是重走放水老路!

  变没变,先看看两个重要文件——

  2018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提高直接融资比重,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。

  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。在实际执行中,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,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

  不仅是表述没有变化,从目前研究机构观点来看,如果降准,也主要弥补基础货币缺口,与“放水”无关。

  最后,提醒大家:像降准啊、降息啊,这么大的消息要等权威发布。不要只在微某群、朋某圈看到,便听风是雨。(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)